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首页 >> 汉末雄风 >> 汉末雄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全家流放:我搬空国库去逃荒! 截胡甘糜夫人,气哭大耳贼 逆天明末三十年 退下,让朕来 带着农场混异界 明末钢铁大亨 明朝好丈夫 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 修罗武神 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 汉末雄风全文阅读 - 汉末雄风txt下载 - 汉末雄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二百零一章 二虎争,大战终2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徐晃观察了1番后,压低声音道。

“明公,以晃观之,袁本初大军立足尚且未稳,不若此刻出寨强攻如何?”

曹操摇头:“公明,万万不可!1者,袁本初军阵整齐,俨然防备我军出寨急攻;2者,我军集结之时,其军必已准备妥当,我军先机将尽失矣。

公明,你可趁袁本初立足未稳之时,率1屯骑兵突围,引延津魏种骑兵悉数至此,两面夹攻之下,或可乱袁本初之军阵。”

徐晃以仅容2人听到的声音道。

“明公,若魏种不出兵,又当如何?”

曹操细眼中闪过1丝杀气腾腾的厉芒。

“若如此,你当弃延津而走,至原武、我军本寨,引大军、粮草辎重悉数至此!事到如今,原武城及本寨无需再守!

公明尽管放心,我军粮草足以支撑1月有余!河东刘子台必将遣大军支援。”

曹操尚且不知,其人谋划的1切,早已被赵旻考虑在内。

河东太守刘勋即便来援,也唯有南北两条路可走。

其人可沿黄河而下,由延津渡渡河,亦可经河内渡河,自洛阳向东至官渡北上支援。

然则…在赵旻的周密部署之下,刘勋还能赶来此地吗?

南面许都?呵呵。

东面东郡?曹操都不给董昭增兵,董昭即便未叛,其人又何来兵马?

别说曹操方面的援军,就连袁绍的援军,都已无法进入官渡战场。

因为,官渡战场早已被苟哥赵旻隔绝开来。

徐晃略作思忖后,也想不到更好的办法,只好躬身领命而去。

如今,其人已为曹操麾下除许褚之外最英勇、也最全面之猛将。

对这种突围求援之任务,许褚力有未逮,便是曹仁和夏侯渊,也不如徐晃。

少顷,率2百余骑兵的徐晃,便骑马向东疾驰而去。

袁军见其人率军出寨,本严阵以待,但见其人折向东行,便收起了兵刃,协助结寨。

然而…

徐晃向东疾驰两3里后,骤然转向北,复又向西疾驰。

这1下,让袁军猝不及防。

待袁军取出兵刃、结成阵势时,为时已晚,徐晃沿着北侧树林,顺利突围而去。

曹操立于寨中高坡上,远远看到这1幕,忍不住抚须颔首而笑。

袁绍看到这1幕,当即唤来赵云。

“子龙,徐公明必为求援而去,你务必防备我军西侧!”

赵云躬身抱拳。

“主公但请放心。”

袁绍当然对赵云放心。

若非赵云未雨绸缪,在曹操集结兵力时又遣部曲押运了几批粮草,袁绍在缺粮之下,河北派与中原派内讧1旦升级…

张合绝对有可能倒戈。

是以,袁绍抚须道:“子龙,从文今何在?”

赵云不假思索:“主公,从文见曹军势大,或许已入白马城。”

袁绍颔首:“此番幸得从文及时相告,否则曹孟德将占尽先机。如此说来,仲简、玄德应亦逃至白马城。”

赵旻暗戳戳地算计袁绍,袁绍居然还说“谢谢啊!”

你可长点儿心吧!

赵云不明内情,故而颔首道:“主公,当是如此。”

袁绍若有所思道:“既如此,我等暂不急于召其3人至此。子龙,你务必加强西侧防务!”

赵云躬身抱拳。

袁绍挥挥袍袖后,赵云便自去安排防务不提。

再说徐晃。

其人率亲兵疾驰至延津大寨之外,见辕门紧闭,便心知不妙。

其人停于辕门十余丈开外,纵声高呼道:“我乃河东徐公明也,奉司空军令,请魏府君遣援军相助!”

回答其人的,是1阵箭雨。

徐晃及亲兵忙不迭挥舞长枪格挡流矢。

所幸其人行事谨慎,勒马停于辕门3十米之外,箭矢自寨内望楼射至此处时,流矢余力已略显不足。

徐晃嗟叹1声,悲愤交加。

“文远危矣!我等速赴原武城!待大胜后再救文远!”

待徐晃赶到8十余里外的原武城外时,已是傍晚时分。

其人迎面便遇到了曹洪、朱灵和李典的大军。

徐晃当即大喜。

曹洪于对面抱拳道:“公明,可是明公遣你求援?”

徐晃抱拳还礼。

“正是!子廉将军,我等须尽速赶至后寨!”

曹洪看了看西边红彤彤的夕阳,长叹1声。

“天色已晚,我等当先于此地暂歇。文博,曼成,你2人速速指挥麾下扎营!

公明,你随我入原武城。明日卯时,请文则、文谦率军随行,而今,我等惟殊死1搏耳!”

徐晃抱拳后,随曹洪向原武城城门驰去。

见远离众人,曹洪方才压低声音道:“公明,明公而今尚余兵马几何?”

徐晃微微1僵,仰望夕阳,喟然1叹。

夕阳将宽阔的黄河河面染成半是红绸半是金。

望着已变为无数黑点的舟楫,董昭笑着看向刘备、关羽和魏延。

“仲简既已安然离去,玄德,云长,文长,3位不妨明言,袁本初后寨战况如何?”

3人面面相觑,刘备颓然1叹。

“若非云长,我命休矣!”

董昭指着渡口旁1处凉棚,吩咐亲兵护卫4周后,便与3人安坐于棚下。

刘备将那1晚之事原原本本讲了出来。

他们3人正奋力突围之时骤然听得1声大喝。

“敌将休走!”

声音刚落,1人1马,便如神兵天降1般杀至3人近前。

刘备失声惊呼:“云长!云长欲杀我乎?”

那人陡然1震,难以置信地看向铁甲及半张脸已被鲜血染红、颌下微须的刘备。

“主公!主公何以在此?”

淳于琼急声道:“此非叙旧之所!我等当速速突围!”

刘备扬起手:“且慢!仲简兄,云长既在此,我等必可突围,何不趁此混战良机,尽焚粮草辎重?”

淳于琼当机立断,其人唤来自己的本部司马,喝道。

“速将粮草辎重营帐点燃!其后随我等突围!”

于是乎,随着数股大火照亮天际,后寨很快化为1片火海。

在关羽掩护之下,淳于琼、刘备和魏延,这才得以突围。

也因这熊熊大火,淳于琼仅能带1部亲卫骑兵突围。

想起赵旻的话,淳于琼不顾刘备等人劝阻,执意向濮阳城而来。

结果…

淳于琼做出了其人有生以来最英明的决断。

他顺便救了刘备等3人。

因为曹操及其人麾下,见淳于琼等人慌不择路之下向东逃去,便皆未做阻拦,而是在因火势蔓延造成的混乱之中,大声呼喝,指挥兵卒避开火势。

董昭听得哈哈大笑。

“淳于仲简亦宿将也,何以打开寨门出兵迎敌?据寨固守岂不妙哉?”

刘备叹道:“仲简兄见为首之将乃云长,欲说服云长临阵倒戈也。”

董昭笑得上气不接下气,片刻后方才努力止住笑,向3人作揖致歉。

“荒谬!荒谬绝伦!云长无兵,云长所率之兵皆为曹孟德部曲,焉能随云长背主?”

关羽抚须长叹1声,默然不语。

实情的确如此。

曹操看似器重关羽,却始终不分给关羽部曲,其人防备之心,关羽又如何不知?

董昭饶有兴致地看向刘备。

“玄德,若某所料不差,后寨恐有5十万斛粮草?”

刘备再次长叹,眼中满是惋惜。

“公仁兄,不止5十万斛,黎阳之粮草,几乎尽皆屯于后寨,故而后寨有近6十万斛粮草。

幸而子龙多次遣部曲押运粮草至本寨,否则…唉!”

董昭捋须大笑。

“如此说来,后寨大火后,曹孟德而今兵卒当所剩无几乎?”

关羽忍不住道:“以关某视之,曹孟德之兵卒,而今尚可战者,至多1万5千也!”

刘备摇摇头:“云长谬矣!如此火势,又有袁军阻拦,恐仅余万人可战。故而,曹孟德而今,惟有据寨固守耳!”

本书中官渡之战,若无赵云,袁绍恐怕要输。其人即便不输,也将是1场险胜。

曹操、荀攸、贾诩加郭嘉的威力,确实非同小可。

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另外两条佐证如下:

其1是沮授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该条材料出自《献帝纪》。对袁曹1类的僭越者,刘艾自然不会有什么好话。此语悖慢至极,不见于《3国志》。

沮授说绍云:……宜迎大驾,安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献帝纪》

然则,袁绍周边不是乌桓、鲜卑、扶余,就是黑山贼和匈奴,其人“挟天子”能号令谁?

是这些杂胡认大汉天子,还是褚飞燕这个反贼尊天子?

哦,号令兖州曹老板?

呵呵。

曹操阵营中,关于“如何利用天子谋取霸业”有两条出处。其1是荀彧的“奉主上以从民望”,其2是毛玠的“奉天子以讨不臣”。

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魏书十荀彧传》

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魏书十2毛玠传》

辞令上看,荀彧为柔、属王道;毛玠为刚,属霸道。但措辞均比沮授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和蔼得多。

实际在《3国志》中,“挟天子”之语出自诸葛亮,用来骂辱曹操。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蜀书5诸葛亮传》

考虑到《献帝纪》作者刘艾曾在长安担任过侍中(190-195),系时事亲历者。颇疑陈寿此处是利用诸葛亮的“叙事视角”,来影射曹操的不臣之心。

换言之,在时人笔下,袁曹1丘之貉,均是“借王道之名(奉主上)、谋霸道之实(挟天子)”的野心家罢了。

其2是荀彧“度绍不能成大事”。

荀彧投曹,本传称其“认为袁绍终无所成”。在《政在家门与汉末袁氏政权》1文中,则被引申为“荀彧看出袁绍有不臣之心”,故出奔东郡。

彧度绍终不能成大事,时太祖为奋武将军,在东郡,初平2年,彧去绍从太祖。--《魏书十荀彧传》

有趣之处,是《3国志》的成书背景、恰好是“荀彧直系子孙、把持西晋高位”的敏感时期。故《志》对荀彧本人,颇多避讳。

比如人所共知的“鸩杀”被美化为“忧死”云云。

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5十。--《魏书十荀彧传》

彧病留寿春,操馈之食,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时年5十。--《后汉书荀彧传》

荀寓(彧孙)官至晋尚书、寓子荀羽亦为尚书;荀悝(彧曾孙)为晋护军将军,追赠车骑将军;荀恺(彧曾孙)为司马懿外孙,官至晋征西大将军;荀顗(彧子)入晋为司徒、太尉、太子太傅。满门朱紫,显赫无比。

因此,陈寿对“袁绍的矮化”以及对“荀彧的美化”,很有可能受到西晋初年“官方环境”的影响。

毕竟从现实情况看,彼时的袁绍幕府,颍川系“群贤林立”(郭图、荀谌、辛氏兄弟等),冀州系“高士盈门”(田丰、审配、沮授等),且有袁绍旧部(许攸、逄纪等)并为羽翼。德薄力弱、2十来岁的荀彧,根本没有立锥之地。

荀彧出奔,与韩信相似,不过是“良禽择木”的现实举动,何曾心系天下?

须知,天子蒙尘、李傕郭汜攻屠颍川(荀氏老家)时,荀彧的第1个念头就是逃跑。

而同为颍川高门的钟繇,彼时便随天子奔波西迁,两相比对,高下立判。

后傕胁天子,繇与尚书郎韩斌同策谋。天子得出长安,繇有力焉。--《魏书十3钟繇传》

(彧)谓父老曰:“颍川,4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宜亟去之,无久留。”--《魏书十荀彧传》

柳春新在《政在家门与汉末袁氏政权》1文中,称荀彧投曹,是出于“袁绍僭越”的不满。对此,云某持保留态度。

柳氏是魏晋领域的着名学者,其立论多有精辟阐述。但关于袁绍“称帝之心”则见仁见智。

如上所述,沮授“平河北策”与荀彧“出奔曹氏”,其记载均受“创作环境”的影响,故很难将其视作袁绍称帝野心的佐证。

《增广贤文》有云: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

即所谓“上位者放的屁即为真理,下位者说的真理也形同放屁”。

绍之污名,恰源于此。

说得再残酷1些,袁绍的污名化、与曹操的神化、应该是同步进行的。

毕竟失败者没有话语权,历史由赢家书写。

若彼时袁胜曹败,现在读者研究的、大概就是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了。

谓其(即曹操)鹰犬之才,爪牙可任。至乃愚佻短虑,轻进易退,伤夷折衄,数丧师徒……而操遂乘资跋扈,4行酷裂,割剥元元,残贤害善。--《为袁绍檄豫州》

咱们不妨想象1下:

若袁绍得胜并进逼许都,则2荀、郭嘉、贾诩等人,大概会被矮化为郭图、许攸、审配之流;张辽、徐晃、于禁等人,则会被贬低为韩荀、蒋奇、淳于琼之俦。

最终审配、田丰、沮授荣登神坛,出将入相;曹氏诸将则作为失败者,被永远钉上耻辱柱。

不难想象,彼时袁绍党人撰写的史书中,大概会取材相当多的《曹瞒传》材料,将曹操丑化成“忘恩负义、螳臂当车”的无耻鼠辈。

昔日,子贡读到帝辛(即商纣王)故事时,曾长叹:

“失败者没有话语权,全天下的丑事儿全1个人抗了。”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论语子张》

纣王之恶,远不似周人所言之甚。

帝辛所为,大抵是不敬鬼神,废嫡立庶等“有悖传统”之事。

史书中对袁绍形象的丑化,笔法亦相当精妙:大抵是利用真实发生的事件,将其巧妙与袁绍扯上关系,同时借此宣称“绍确有不臣之心”。

无论是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还是王粲的《英雄记》,作者出于“身份立场”,对袁绍是不可能有公正评价的。

身处阴森恐怖的曹营,他们不要命的吗?

这种情况甚至延续到晋初(陈寿)。

毕竟“承袭魏祚”的西晋,对曹魏“崛起之路”的死敌,立论也难称客观。

遑论司马家更阴森恐怖!

1言以蔽之,袁绍便是子贡口中“天下之恶皆归焉”的悲情人物。

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

君不信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

若非云某深扒,诸位大大可曾知道,曹操本为袁绍下属?酸枣盟军是个笑话?盟主居然是不为人熟知的臧洪臧子源!

云某不愿再批评易教授。其人与秽史之王沈何异?王沈是司马家的狗腿子!

云某以为,出身4世3公之大汉名门的袁绍,大概率不会代汉自立,他只是与刘协撕破脸罢了。

再者说来,张王李赵满地刘,刘氏嫡亲如此多,谁当皇帝不是当?

当然,袁绍的真实想法,我们已不得而知,在本书中,云某会代其人给出1个解释。

历史真相隐藏如此之深,云某唏嘘感慨不已!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御女天下 逆天邪神 渔港春夜 明星潜规则之皇 都市极乐后后宫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我的诡异人生 春满香夏 都市花语 坏蛋是怎样炼成的2 瑜伽老师花样多 洛公子 都市偷心龙爪手 和竹马睡了以后 某不科学的平静生活 猎艳江湖 田野花香 艳福不浅 明朝好丈夫 倚天神雕 
经典收藏红楼天骄 明末逐鹿天下 猎奸者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家父万历爷 十国行周 漫威之动漫抽取 大秦海归 三国:乱世第一枭雄 漫威之DNF分解大师 汉末之并州豪雄 喋血盛唐 红楼大贪官 烽火十国 靖难再现,这次我是朱允熥 我大秦熊孩子,八岁监国 亮剑:让你杀鬼子,你成立特种部队? 唐图 工厂通古今,开局女帝抢我拼好饭 美女总裁的贴身兵王 
最近更新大秦:古代修仙 安王戎马三十载 无冕之成王败寇 东汉之楚国崛起 开局化神境:陪着少夫人去充军 做则天女皇的男宠 重生野生时代 我在大唐皇宫种土豆 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 最强九千岁:从假太监到摄政王 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 重生刘协:我开着坦克匡扶汉室 梦回蜀汉 大明:从纨绔到暴君 乱世枭雄:一介布衣崛起之路 只手遮天之玩转朝堂 大明第一特工 春秋五霸 刷视频:震惊古人 无敌世子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 汉末雄风txt下载 - 汉末雄风最新章节 - 汉末雄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