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崇祯绝不上吊

行者寒寒

首页 >> 我崇祯绝不上吊 >> 我崇祯绝不上吊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全家流放:我搬空国库去逃荒! 截胡甘糜夫人,气哭大耳贼 逆天明末三十年 明世祖,中兴大明 亮剑:开局成为汉奸,反手端掉鬼子司令部 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完美世界之武魂 女帝太监最风流 抗日之敌后争锋 
我崇祯绝不上吊 行者寒寒 - 我崇祯绝不上吊全文阅读 - 我崇祯绝不上吊txt下载 - 我崇祯绝不上吊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78章 师夷长技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史料记载,郑芝龙对自己的嫡子郑森颇为器重,不仅给郑森请了大儒教学,在武艺、军事等方面,更是郑芝龙以及他的几个兄弟手把手教。

郑芝龙自己本人没什么文化,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跟着他一样出海去受那么多罪,然而郑芝龙却忽略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便是儒学。

儒学这东西虽然糟粕不少,但不得不说,在忠君爱国方面有着极其突出的作用,甚至当忠孝不两全时也明确了思想,那便是先国后家。

这就导致了日后郑芝龙想投降建虏时,儿子郑森极力反对,后来郑芝龙一意孤行带着一帮子黑人卫队仍旧投降了建虏,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郑森为了反清复明连爹都不要了,带着郑家军继续抗清。

多尔衮当时肯定也挺蛋疼,郑家家主郑芝龙是投降了,但他只获得了郑芝龙本人,以及三百乌漆嘛黑的怪人,郑家军仍旧牢牢控制在郑森手里。

于是多尔衮便笔者郑芝龙写信让郑森投降,不过后来的事儿想必已经很明了,郑森先是带着郑家军效忠于南明小朝廷,国姓爷的称谓也是南明皇帝在那时候赏赐的。

南明覆灭后,郑成功退居台湾继续坚持抗清,直至死去。

当然这是后话,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崇祯皇帝对这位日后的民族大英雄,还是极为感兴趣的。

“陛下,此子目前还在微臣府上,微臣本来已经写了奏疏,提请陛下来妥善安置。”杨嗣昌沉声道。

不过杨嗣昌心里也有点纳闷,心说陛下怎的对一个黄口小儿如此在意,一路上郑森的聪明好学虽然让杨嗣昌啧啧称奇,但也不至于让日理万机的大明皇帝专门召见,毕竟大明聪明好学的人可多了去了。

一旁侍候的王承恩听了杨嗣昌的话,立即派了两个小黄门出宫去接,不大会儿功夫,郑森就被带到了大殿里。

与其他孩童见了皇帝的紧张表现相比,郑森一身黑色锦缎看起来却极为平静,进了大殿也没有四处张望,反而拱着手向崇祯皇帝施礼。

“草民郑森拜见陛下。”

“嗯,免礼平身,几年你多大了?在京城还待的习惯不?”崇祯皇帝微微笑道。

“回禀陛下,小子今年十二岁了,能吃能喝,倘若真说有不习惯的地方,那便是这边比安平要冷上不少。”郑森拖着稚嫩的声音道。

此时已入初冬,北方温度骤降,自然不能跟福建沿海相比,郑森打小就一直生活在江南,不适应也很正常。

“嗯,王大伴儿,赐郑森过冬棉服五件,就从慈烺的过冬衣服中挑些吧。”崇祯皇帝对王承恩道。

朱慈烺虽然才七岁,但宫里给他准备的各式衣服已经预备到了成年,这时候的衣服可不像后世,动辄一两年样式会过时,且即便是太子也并非天天都穿皇袍,事实上即便是皇帝,穿杂色衣服的日子也比皇袍要多的多。

“谢陛下恩赏。”郑森再次拱手弯腰施礼。

“呵呵,你可知晓你父亲为何将你送来京城?”崇祯皇帝摆摆手又道。

“陛下是想听真话还是空话?”郑森似乎犹豫了一下,但没有直说。

崇祯皇帝闻言却略感惊讶,从郑森的眼神里崇祯皇帝就看出了一丝精明,再观其言行举止哪里有半分十二岁孩子的怯懦无知。

“小娃娃,皇爷可最烦听空话了。”王承恩侯在一旁笑着提醒道。

他也很喜欢这个郑家的小娃娃,总觉得这小子的精气神儿不同常人。

“真话小子不敢乱说,怕陛下怪罪。”

“哈哈哈,你爹可真是生了个好儿子,说吧,朕恕你无罪。”崇祯皇帝闻言大笑道。

“是,小子知道爹的意思,爹送我来京城,明面上是送来就学,但其实小子不过是朝廷的人质。”郑森深吸了一口气道。

“不错,不错,你很聪明。”崇祯皇帝眯着眼睛道。

历史已经改变了,崇祯皇帝心里很清楚,他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同时也将很多人的命运也都改变了。

这就意味着,很多已经发生的事儿不会再发生,很多不会发生的事儿,很可能会发生。

比如这郑森,在原有历史脉络上,郑森十二岁后,是跟着钱谦益学儒的,也正是经过对儒学的深造,郑森在大义上才会选择毁家纾难、坚持反清复明。

但如今钱谦益的奋斗草都涨了三丈高了,郑森也来到了从未来过的北京城,一切都变了,与此同时郑森的心性还未可知,这就有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倘若郑森真的如后世般,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全部用在报效朝廷为民请命上,崇祯皇帝自然高兴,但倘若这小子走了歪路,以后必然将成为祸患。

“谢陛下夸奖,陛下放心,爹爹只是一时糊涂,爹爹向来忠于朝廷的。”郑森一边谢恩一边还不忘为其父亲说好话。

不过崇祯皇帝却不以为意,郑芝龙的性子早已定性,即便他将儿子送过来表忠心,崇祯皇帝仍旧不敢百分百的信任郑芝龙。

在崇祯皇帝心中,郑芝龙与洪承畴、李自成的情况还不一样,郑芝龙明明可以有很多选择,但他却一一的错过了。

“你还小,此事暂且不提,以后你便与太子一块就学吧,如何?”崇祯皇帝询问道。

朱慈烺虽然才七岁,但这时候所学的东西也没有后世分的那么细,翰林院的人也都会因材施教,毕竟能跟朱慈烺一块学习的也没几个人,师傅们也完全顾得过来。

“谨遵陛下旨意。”郑森倒是很干脆,从出了郑家大门的那一刻起,郑森就明白,到了京城一切都不一样了。

包括临行前,他父亲郑芝龙也反复对他交代,京城不是安平,在这里犯了错可没人保他,尤其不能忤逆皇帝。

不过与太子一同就读,还是吓了郑森一跳,原本郑森以为朝廷必然会安排他进北京的国子监的,毕竟他也到了年龄,倘若没有北京之行,按照他父亲原来的计划,他就是要被送到南京国子监就读。

郑森虽然年纪不大,但却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虽然这位皇帝看起来还挺和蔼的,但他的师傅钱谦益就是被这个皇帝所杀,年幼的郑森其实对皇族的人略微有些排斥。

但他还是不敢有丝毫犹豫,没法子,人在京城,身不由己。

崇祯皇帝本来打算让郑森住到皇宫里的,但见这小子才十二岁就这么谨慎,便放弃了这个念头。

不过他也没太过在意,毕竟孩子在受教育之前如同一张白纸,师傅教什么他就学什么,头皮痒的水太凉都能把郑森教好,他身为皇帝自然自然也不差。

不就是请名师吗?一道旨意而已,天下的大儒还不都得屁颠屁颠的跑过来教书。

崇祯皇帝之所以让他与朱慈烺一块就读,其实是打着其他主意,崇祯皇帝从来没打算让朱慈烺完全接受传统的儒学教育,他总会私下里给朱慈烺讲大明之外的故事。

身为穿越者,他绝不可能让堂堂太子变成个只会之乎者也的书呆子。

崇祯皇帝最终决定还是让郑森暂住在杨嗣昌府上,毕竟杨嗣昌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身为内阁大学士,文采什么的自然不比那钱谦益差,说不定耳濡目染之下,也会达到异曲同工的效果。

“这小子似乎对朕很防备呀!”让郑森退下后,崇祯皇帝沉吟了一会儿对杨嗣昌道。

“孩童而已,又是初到京城,想必心里头还是有些怕吧。”杨嗣昌不置可否道。

“可不要小瞧了这个郑森,他日后的功勋可不见得比杨爱卿你低,他暂住在你府上,有空时可多多指点,尤其是在国家大义方面。”崇祯皇帝特意提醒道。

“是,微臣遵旨。”杨嗣昌心中一凛,从崇祯皇帝刚见到郑森时,杨嗣昌其实就很奇怪,为什么陛下对这么一个娃娃如此上心。

可杨嗣昌现在仍旧想不明白,陛下怎么会如此确信,郑森将来的造诣会在他之上?

内阁大学士虽然不是什么高官,但又岂是随随便便就能当的?不过杨嗣昌只敢想想,他也不敢问,更不敢说。

“哦对了,对郑家的水师你有什么意见?”崇祯皇帝将郑森先放一边,问起了正事儿。

郑芝龙虽然交出了水师,但郑家的水师从上到下清一色都是郑家的人在统管,倘若崇祯皇帝能百分百确信郑芝龙的忠心的话还没事,关键是崇祯皇帝并不敢如此冒险。

“回陛下,臣以为,直接将高级将领全部替换并非上上之策,陛下短时间内也难以寻到如此多的水师将领,况且还必须知根知底。

依臣之见,这郑芝龙目前是真心效忠陛下的,至少在弗朗机和尼德兰退出南洋之前,郑家都不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独占南洋,倘若陛下大举替换将领,反倒会令郑芝龙感到不信任。

倒不如慢慢来,靠着郑芝龙手里的工匠,朝廷可出钱多建造海船甚至战船,也可募集些水手冲入这支水师,待这些水手充分学会了海战海事的技巧,陛下顷刻间就能另外组建一支新的水师。

依陛下的雄才伟略,有了这支水师,那郑芝龙即便有其他心思,又岂敢忤逆陛下?”

杨嗣昌对崇祯皇帝的心思大致了解,事实上一路上杨嗣昌都在想这支水师的处置方式,是以崇祯皇帝刚问起,杨嗣昌就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嗯,杨爱卿所言正合朕意,朕也不打算强行干预这支水师,只要朕能调得动就成,至于重新组建水师之事,何至于那么麻烦,你再去安平时,给朕物色一个忠心可靠的将领便可。”崇祯皇帝道。

召集水手去学习,倘若日后成了郑芝龙的嫁衣岂不是亏大了。

崇祯皇帝之所以不想这么麻烦,是因为工部尚书毕懋康的奏疏,一年多前工部秘密派往壕镜的匠人学成归来,不仅掌握到了弗朗机人的铸炮工艺,就连荷兰人的现役战船工艺也学到了手。

崇祯皇帝因为这事儿还专门把毕懋康召进宫里吃了顿酒席,大明的福船虽然并不比西式战船小,但在航速上以及火力上终究是已经逐渐被欧罗巴人赶超。

有了这批工匠,最起码大明的造船工艺与铸炮工艺,会再次与欧罗巴人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这足以令崇祯皇帝龙心大悦。

况且,凭借崇祯皇帝对各类科技树的了解,虽然他不能具体的指导工部和宋应星的制造局怎么制造,但至少可以让大明的科技少走弯路。

仅凭这一点,崇祯皇帝就有把握让大明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不过这都是后话,一口吃不成个胖子,从着手组建、到战船制造、水手召集、训练,资金、人才、技术一个都少不了,短时间内想都不用想,不过好在是毕懋康开了个好头。

崇祯皇帝将这批学成归来的工匠全部冲入了宋应星的制造局,并给这些工匠丰厚的赏赐以获得他们的忠心。

皇家制造总局是个半封闭的科研基地,这里研制的都是崇祯皇帝交代的,对国计民生、国防最重要的前沿科技,崇祯皇帝甚至命令京营的一个千总对制造总局进行安防轮值。

在崇祯皇帝的计划里,工部只是一个代工厂,就好像后世的富士康一样,而皇家制造总局才是大明真正的技术命脉。

崇祯皇帝深知科技的重要性,并且打算趁着如今各大帝国对技术的封锁没有那么严密,再派些人到欧罗巴区,将他们文艺复兴的技术成果都拿回来。

师夷长技以制夷,后人诚不我欺呀!

“微臣遵旨,对了陛下,此番微臣回京,郑芝龙除了送来了一大批粮食外,还给陛下准备另外一份厚礼呢!”杨嗣昌想到此后笑道。

“哦?可是因为蜀王的事儿?”崇祯皇帝询问道。

“原来陛下知道。”杨嗣昌略感诧异,但随即便想通了。

崇祯皇帝尤其注重监察系统的管理,厂卫才重开一年多,总人手就已经破了十万大关,这也使得崇祯皇帝总能获得各地第一手的消息,蜀王的事儿自然也瞒不过崇祯皇帝。

再加上新组建的外务府衙门,他在福建时就看到了外务府捣鼓出来的新式邸报,崇祯皇帝叫他报纸,而这报纸竟然也有名字,叫《万民月报》。

……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太荒吞天诀 御女天下 盖世神医 都市极乐后后宫 渔港春夜 浪漫官途 福艳之都市后宫 网王鲸落 道诡异仙 稫嬄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 在修真界充数却被主角团重点关注 都市花语 杀怪百分百爆率,你跟我比幸运? 都市偷心龙爪手 逆天邪神 我一个拍卖行有无数大帝很合理吧 我在怪谈世界当侦探 无限转生我总是死于意外! 
经典收藏红楼天骄 明末逐鹿天下 猎奸者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家父万历爷 十国行周 漫威之动漫抽取 大秦海归 三国:乱世第一枭雄 漫威之DNF分解大师 汉末之并州豪雄 喋血盛唐 红楼大贪官 烽火十国 大宋泼皮 独治大明 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截胡甘糜夫人,气哭大耳贼 我的绝品冷艳皇妃 
最近更新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 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 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 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 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 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 情牵盛世恋歌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 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 哈哈大汉那些事儿 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 
我崇祯绝不上吊 行者寒寒 - 我崇祯绝不上吊txt下载 - 我崇祯绝不上吊最新章节 - 我崇祯绝不上吊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